樂於享受人生中各種能扮演的角色,試著在每一年給自己不同的目標去執行,
實踐夢想的過程是豐富人生旅程的一種方式,它會帶領你看見你未曾預料的視野.
從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開始歸零也是我內心一直想做的事之一,
出發之前媽媽很擔心在那邊有沒有人可以照應,
我跟她說不要擔心(雖然認識在紐約的人都剛認識不久),
一位在FIT、在Stony Brook的朋友,還有NINA老師,但知道OK,他們在紐約活動.
一邊安撫媽媽的不安,一邊心裡想著就要出發了!
回想在台灣紀錄的夢想者們的三個月,到真的站在機場準備入境的時候,
無法言語的心境,只知道有一股好強烈的情緒,雞皮疙瘩是一陣一陣的湧起來...
【謝謝妳/你們,我出發了】
到了紐約前12天是住在一間NINA老師推薦國際青年旅館,
在台灣跟她提到我將要去紐約做的計畫和有沒有推薦的住宿地點,
讓她想起她經歷GAP YEAR的那些年,揹著大後背包到不同地區流浪探索的日子.
第一次在紐約過中秋節
中秋節我們都會在哥倫比亞大學一起吃點月餅、水果賞月,要不要一起來?
因為NINA老師的邀約認識他的家人、好友還有另外一位來自台灣的學生Maggie.
透過和外國朋友聚餐的時候,NINA也會跟他們聊到關於亞洲的中秋節故事和這個節慶我們會做的事,
他的先生則是將望遠鏡架好,讓大家可以透過這個鏡頭近距離看見月亮的樣貌.
如果你問我要用英文到街頭上跟外國人分享夢想故事會不會緊張,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這場聚會,讓我練習一下跟外國人分享想法跟這個Project,
也讓我覺得安心一些,被受鼓勵阿!
紐約插畫家們的聚會
國外很重視"交流互動"網絡的建立,
連在地鐵上都可以因為一個共同的語言(好比衣服、手上拿東西、聊天的內容等),
都可以成為互相認識的連結點,
這點非常有意思,樂於表達、很直接(並非所有人都這樣,但頻率和比例上仍較多於亞洲區)
正向思考的分享和交流是讓彼此成長的互動方式,
有幸參加NINA和她其他幾位插畫好友的聚會,
大家會在用餐時閒聊關於最近的工作進度和參與的活動,
在餐後拿出作品跟大家做分享和交流.
如果有什麼想詢問大家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提出來,
他們(無論資歷年紀和性別)很樂意分享他們所想到的可行方案和看法.
這是我覺得很棒的地方,無論你的創作形式是不是一樣,無論資歷年紀,
大家都有機會坐在一起以平等的位置互相對話,交流.
就像上一篇冠伶提的那樣,在路上、街角或在地鐵站裡,
一個簡單對話都有可能遇到資歷很深的師字等級的人物.
紐約的平等和現實
大部分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只要你很認真努力去找資源、機會,
在工作上或是未來成功了,大家並不會去在意你的背景和過去,
在紐約大多數的人來自各個國家,所以紐約客能了解在異地求生的辛苦,
只要你願意努力去創造機會去問人尋求協助,他們不會吝嗇跟你分享資訊跟資源.
他們很忙碌,也覺得獨立之後自己要能打理一切,這樣的背景所構成的冷漠現象,
但其實在執行PROJECT的過程詢問跟分享的經歷後會發現,其實願意分享的人很多.
人體素描
紐約的藝術資源非常豐富,對藝術家也相對尊重,
相對的這裡的藝術創作及活動就非常豐富.
NINA老師說週末有一些學校或是藝術團體會有免費的素描時段(課),
聽到就覺得非常開心,來這裡不體驗也太可惜了吧!
不由它的,人生第一次的人體素描體驗就在這裡,跟著來自不同國家、性別、職業領域的人一起,
用藝術專業的角度看待全裸的模特兒,在有限的時間裡,
以不同的手繪技巧去呈現跟勾勒自己想詮釋跟使用的手法進行創作.
在紐約他們只屬於他們自己
OPEN HOUSE & OPEN WORK SHOP
藝術家的工作室、藝廊的免費開放、讓更多人可以接近藝術創作者和他們的語言
每一年紐約有很多藝術創作單位會開放讓一搬民眾有機會跟藝術家近距離對話的機會,
來看的人也很多,現場也可以現場購買或是留下信箱以便之後繼續追蹤藝術家得作品.
因為我也是屬於概念型創作、探討的項目不是繪畫技巧而是人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
不去考慮這樣的創作能不能謀生,但走進這個空間的時候,像是遇見好友般的親切,
覺得自己的概念性創作也還能有一個地方能落腳,備感一絲安慰
藝術的創作過程是一連串的磨練和腦力激盪,模仿只是練習培養觀察和手感的能力,
但談到創作,其實就是一段造夢實驗過程,不斷與失敗與自己相處、探討未知的領域.
想起一句話「意義不會單方面的存在,產生於溝通交流之中」—藝術的法則一書
所以下次有機會跟藝術家近距離接觸的時候,請踴躍和藝術家溝通,不要覺得不關你的事情,
那會少一個能用不同面相閱讀、理解這個世界的機會.
博物館–藝術導覽
知識就是魅力,知識就是力量,當我們開始運用知識就有機會將它的價值呈現出來
去大都會博物館聽NINA老師描述作品的風格繪畫技巧和其種類與演進過程,
就像是看到一個人在台上彈吉他清唱那樣,深深覺得知識就是魅力就是力量阿!
過去背的藝術史在這個時刻就變成非常具有價值的投資,所以資訊跟知識不是有沒有用而是看你怎麼使用
我們常會想要讀什麼科系畢業才能找到好的工作,但有沒有想過問過自己,
我們想做一輩子的事是什麼,這個價值對自己對他人又有著什麼關係?
從NINA老師身上學到的語錄和智慧:
- 可以【分享】是一種福氣
- 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都要了解自己的國家文化,並以此為榮
- 「機會給準備好的人」不是等你覺得你準備好了才去做,而是隨時幫助自己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
- 更新自己做過的事情、參與過的經歷,並不斷去創造可以磨練或是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去問,去接觸,去學習
- 無論別人的評價如何,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持續去嘗試
- 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把自己創作呈現出來也是一件自我挑戰的好事
- 當你爭取到一個舞台、一個活動,也要讓其他有才能的人有機會一起參與,此時你就會擁有一個團隊;
- 當你願意為你爭取的舞台、活動負起所有的責任,領導引導他人在自己的專長上時,你就會成為一個團隊的領導人.
- 在實現自己夢想的同時,也能協助他人完成某個夢想,所以不要害怕分享自己在做的事跟想做的事
- 在紐約大部分的人都身兼數職(角色),也都過得很認真、豐富,時間安排規劃很重要,
- 就算在忙,還是要有一個和另一半相處、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 選擇資源豐富的科系去培養自己的專長
- 不要停止作夢,不要停止去嘗試實踐它
- 珍惜和感謝所擁有的每個當下
關於NINA的專訪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3SNePfUMI
2015的2月到5月 NINA老師在紐約和台灣都會有不同的展覽展出,如果你剛好有興趣不訪去走走看看!
台灣的插畫展:3/8-3/29 地點在台中的思默好時;408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六街208號
NINA的個人網站
http://www.creativeshake.com/profile.html?MyUrl=NinaEdwards
NINA小檔案
在美國紐約有近20年的插畫和設計工作經驗,出版過《Nina的快樂劇場》圖文書(星月書房).
在The Fashion Class和St. Hilda’s & St. Hugh’s私立學校以及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電腦繪圖,
於紐約各大著名設計學院及國際藝術組織演說,教授品牌授權市場的經驗.
暑假在學學文創也有教授品牌授權市場中文課程.